《海邊的曼徹斯特》(Manchester by the Sea,2016)/劉耀聯Yao

  • 專題內容
  • 嚴選好物

這是2016年由《紐約黑幫》(Gangs of New York,2002)的編劇肯尼斯‧羅納根(Kenneth Lonergan)所執導的電影,劇情是講述一名心靈受到極大創傷的男子。主角因為一場事故長期抑鬱,他內疚、自責、不肯原諒自己。自暴自棄的人多半給人不具責任感的印象,但一個人之所以「會自暴自棄」,會不會是出於他「責任感太重」所導致?我從電影《海邊的曼徹斯特》看到:責任感是如何毀掉、又救回一個人;所謂成也責任感,敗也責任感。

「海邊」的多雨城市­­,英國的「曼徹斯特」。陰天,一場與哥哥、姪兒出海釣魚的戲,開場和樂的畫面與劇中陰鬱氛圍有著強烈反差,因為這是過往的美好時光。接續的幾場戲,除了把主角的現況做了很好的介紹外,也適當留下幾個疑問引起觀眾的好奇心。

主角錢德勒是一名獨居的水電工人,一連幾場家庭水電修繕的戲,在他冷漠、粗魯、時不耐煩地言行中,我們知道主角有嚴重地社交問題。他總是提供治標與治本的方式供客戶做選擇,因為他不願意或「害怕」承擔責任?不論如何,這樣的作法往往導致他專業能力遭受質疑,還必須付出更多的勞力。他只想完成自己的工作,卻不免被品頭論足,畢竟這不是一份多麼光彩的工作。面對女客戶的誘惑卻不為所動,主角「似乎」是一個正派的人,但是在接續的酒吧場景中,主角與男酒客充滿「曖昧」的眼神,彷彿暗示主角是同性戀者?隨即卻是錢德勒主動挑釁酒客的暴力行為。

錢德勒雖然說不上熱心,但也還算專注於工作上,心地不算太壞,卻沒有朋友,有著出色的工作能力,卻換來相對糟糕的生活品質。他願意屈就慣老闆的壓榨,說他是受限於社交問題,倒不如說他是甘願受罰;說他是為了生活而努力,倒不如說他是努力讓自己維持在這樣的生活。他自暴自棄究竟是為了什麼?

主角顯然在生活上出了很大的問題,但可以確定不會是愛情方面的問題,只能得知他十分在意他人異樣地眼光。

電話那頭傳來哥哥驟逝的消息,他同時被指定為哥哥獨子的監護人,錢德勒被迫回到家鄉。兩兄弟都很有名,不同的是哥哥人緣甚佳,大家都喜歡他;弟弟酒品脾氣都不好,大家都討厭他。但這似乎不全然是大家冷落他的原因,觀眾很想知道答案,但是導演偏不急著打開真相的盒子,這帶來很強的懸念。當電影進行快一半才解開主角抑鬱的原因,這一切都來自一場火災。

主角原本有著美好的婚姻,個性也如同他的哥哥一樣:幽默、積極、樂觀。他一時疏忽而害死自己一對兒女,所以故鄉對他充滿痛苦的回憶,這正是他逃避家鄉、自暴自棄的原因。他主動尋架是因為受不了別人的眼神,他總覺得每個人都在指責他,哪怕是素昧平生的酒客,他人的眼神都像一把利劍,一道、一道割在他不願癒合的傷口。

錢德勒與昔日疼愛的姪子因為搬家問題對立,導致相處上勢同水火,觀眾甚至會質疑哥哥託孤的決策。主角有過桃花,卻懶顧花叢,只因為「失去摯愛還不是最糟的,更糟的是失去愛人的能力」。主角前妻因為再婚與新生命的誕生早已走出傷痛,但是這歸功她早把一切罪過歸咎在主角身上所致,錢德勒的「責任感」迫使他背負所有原罪。但是前妻後悔了,她對自顧走出傷痛而自責,面對一蹶不振的錢德勒他開始感到內疚。她早已原諒錢德勒,但是錢德勒無法原諒自己,就算自殺沒有成功,也如同死去,他選擇與罪惡感共生,他已經「習慣」甚至「享受」痛苦的氛圍。錢德勒越是感覺痛苦,越能感覺自己一息尚存。責任感有一種反作用力,或說是「負面的責任感」。面對無可為挽回的錯誤,就算所有人都原諒他了,他反而更無法原諒自己,唯有讓自己過得更加不好,才能讓舒緩自己的罪惡感。

作為電影前後呼應的最後一場戲,主角與姪兒再度出海釣魚。我總是要拉我老弟一把吧──這可是哥哥我:死前最後的溫柔了。責任感始於責任之託付,哥哥的信任喚起錢德勒「正面的責任感」,叔姪倆開始新的生活,或許錢德勒一輩子都要背負原罪,但總算往前踏了一步。人生彷如電影中飄盪的漁船,在兩人的背影中我們知道:傷痛總有一天都會淡掉,再深的痛苦都會走出來;只不過不是今天罷了。

圖片來源:IMD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