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非奉天也非承運?《中國家宴》讀宋朝聖旨

日期 2023.11.9
文:李開周

古裝影視劇中,無論哪朝哪代的太監宣讀聖旨,開頭第一句永遠是「奉天承運皇帝詔曰」,等讀完聖旨,再拖著公鴨嗓來一句「欽此」,然後臣子們磕頭謝恩,雙手接旨。然而在歷史上,這種情形是不太可能出現的,尤其是在宋朝。

前段時間,抖音與河南衛視聯合推出古裝美食綜藝節目《中國家宴》,由筆者擔任編劇和歷史顧問,以六場宴席開場,演繹宋朝六位名人的人生故事。其中第五集「軍宴」,講的是南宋名將韓世忠阻擊金兵、以少勝多,宋高宗派人到軍前宣讀聖旨,大加犒賞的故事。

萬中僅一例

目前存世的宋朝聖旨原件極少,宋高宗給岳飛和張浚的那兩道聖旨沒有「奉天承運」和「欽此」,也許只是特例,不能證明宋朝所有聖旨都是這樣子。好在現存文獻中收錄的宋朝聖旨相當豐富,《宋大詔令集》收錄了北宋三千多道聖旨,而《宋會要輯稿》收錄的聖旨則將近萬道。這些聖旨很難一一讀完,然而可以藉助現代數據庫的查詢指令走馬觀花。經查詢可知,它們都不用奉天承運開頭,只在少數聖旨結尾有欽哉二字。例如宋仁宗冊封開國大將曹彬的孫女為皇后,聖旨開頭為「皇帝若曰」,末尾是「持節冊,命爾為皇后,欽哉」。

宋朝有沒有用欽此結尾的聖旨呢?我僅在南宋官修史書《三朝北盟會編》中見到一例,那是宋高宗追封一位已故臣子的封贈文誥,開頭是「朕信賞必罰,以勵多士」,末尾是「欽此」。

跳出宋朝,我們能在元朝聖旨上見到大量的欽此。例如《大元聖政國朝典章》收錄的幾道聖旨:「奉聖旨,各翼摘差蒙古、漢軍,征進八番叛蠻,欽此。」、「奉詔書,今後斷底公事,合打底早打者,合重刑底早施行者,欽此。」所以,欽此應該在元朝才流行起來。然而這些元朝聖旨並不用奉天承運開頭,而是用「奉聖旨」或「奉詔書」開頭。

拍馬屁成正式結尾詞

到了明朝,聖旨開頭才用上奉天承運。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有明朝萬曆四十四年九月十五日頒布的一道聖旨,以「奉天承運皇帝制曰」開頭,但又以「欽哉」而非「欽此」收尾。

明朝聖旨被分為若干類別,不同類別的聖旨採用不同的格式,絕對不是所有聖旨都用奉天承運。查《大明會典》,明朝聖旨有制、誥、詔、敕、諭、批之分,其中「制」是任免大臣與親貴的聖旨,「詔」是向天下臣民通告重要政策的聖旨,「批」只是皇帝在臣子奏章上的批語。在這些聖旨當中,「制」會用「奉天承運皇帝制曰」開頭,「詔」會用「奉天承運皇帝詔曰」開頭,而「批」就直接批覆,完全不需要奉天承運。

清朝聖旨繼承了明朝格式,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現藏的雍正、乾隆、嘉慶聖旨中,既能看到「奉天承運皇帝制曰」,也能看到「奉天承運皇帝詔曰」,更能看到完全不用奉天承運的奏折批覆。但在這些聖旨的末尾,欽此已經相當常見了。換句話說,只有到了清朝,欽此才真正成為常態。

最後我們來談談欽此的含義。我覺得,欽此極有可能由宋朝聖旨上的欽哉演化而來,它的本義只是「讚歎」,是抄錄聖旨的臣子對皇帝旨意的讚歎(拍馬屁),後來用得多了,就成了正式詔書的結尾詞。

轉載自:《旅讀》202311月號No.141

買紙本:https://www.orchina.net/shop

看電子版:https://bookstore.emome.net/Stores/index/1/115000/new_desc//0100362827

旅讀線上課:www.orchina.cloud

11/25【跟著旅讀去散步】淑賢老師:走揣《小封神》——踏查府城科幻文學地圖

https://core.newebpay.com/EPG/orchina_net/7SujKc